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呼吸科
题目:
单选
男性,30岁,车祸伤半小时。查体:发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左侧大块胸壁软化,两肺闻及湿啰音。首要的处理是()
A . 吸氧及雾化吸入
B . 紧急剖胸手术
C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D . 软化胸壁牵引固定
E . 左侧胸腔闭式引流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因下列各项原因导致的死亡属于意外伤害的是()。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下列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的人员构成、主要工作程序与任务、责任和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经文氏管式膨胀机处理后的梗丝含水率指标为()%。
肝脏哪一部位的病灶最易漏诊()
抗逆力是()和()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已知活塞有效工作面积为0.0008m2,外界负载为9720N,则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2)课文摘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扩大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三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制碱工厂在1927-1936年建成了15家。1931-1935年,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中国国民生产总值,1935-1936年,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三个有关中华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探究活动方案。
超声波从一种介质倾斜入射到平界面时,将产生(),由于波型转换,又产生()。
供电企业的社会定位是什么?
欲计算某年婴儿死亡率,则应选用作为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