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间质性肺疾病
题目:
单选
男性,30岁,半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近2个月来出现休息时也感气促,时咳白色痰而入院。体检:呼吸24次/min,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捻发"音。胸部X线:两肺野弥散性"磨玻璃"影,支气管肺泡灌洗物呈牛奶状,放置后沉淀,脂蛋白含量高,PAS染色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A.慢性支气管炎
B . B.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C . C.支气管扩张症
D . D.结节病
E . E.矽肺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当晶片厚度一定时,选择不同的压电材质所制作的探头频率也不同。
立方晶体有()对称面。
JN43-58型焦炉在1、2火道和27、28火道之间未设废气循环孔。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天津市某医院门诊楼工程。地下2层、地上16层,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地上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充填为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基坑深8.5m,北侧紧邻某住宅楼。经专家论证后的方案采用围护桩墙+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整个施工过程对围护体系实施连续变形监控,对于围护桩墙顶位移监控值,施工单位与监理发生分歧,施工单位认为按二级基坑监控,监理坚持按一级基坑进行监控。 事件二: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审查意见的基础上,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 事件三: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施工时,施工人员先将小砌块充分浇水湿润,再将砌块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外墙转角处的临时间断处留直槎,并砌成阴阳槎,并设拉结筋。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错误,立即下发了整改通知。 事件四:地上框架结构存在主次梁,在主次梁交汇处,关于钢筋摆放上下顺序监理与施工技术员在理解上发生分歧,随后上报总监理工程师处理。 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焊条的药皮质量系数一般为()。
概括化理论是由()出的。他所做的“()”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下列()属于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并实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孕妇常规补充铁剂的时间是()
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检查工具、设备、现场环境等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是否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具有携氧能力的血液制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