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第十二章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题目:
单选
26岁男患,突发寒战,体温39℃左右,腹泻十余次,伴里急后重,大便病初为稀便,很快转化为脓血便,便常规:红细胞5个/HP,白细胞12个/HP,可见脓细胞。该患者诊断时,最应注意与哪一种疾病鉴别()
A . A.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B . 霍乱
C . 伤寒
D . 肝炎
E . 肠结核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一台发电机正在并入电网,整步表可动部分以每4秒一圈的速度顺时针在转动,如果电网频率为50Hz时,问待并机此时频率为多少?
直观教具不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充分就业率意味着失业率为零或是100%的就业。()
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跨中(1/3)范围的弯矩最小。
DIC晚期可见()为凝血酶作用底物的是()可组成复合物在内外途径同时发挥作用的是()可被APC灭活的是()可被凝血酶激活的因子是()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对血管性血友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怀疑为血友病,首选的常用筛检试验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凝物质是()组成凝血活酶的是()
患者,男性,37岁。4天前因"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术后体温一直在39℃以上,腹壁可及波动感明显的肿块,B超提示腹腔局部脓肿,下述关于引流和灌注处理描述不当的是()
阐释的作用在于()。
汽轮机油系统的滤油机运行有什么重要性?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结合材料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结合材料,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两点)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