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第二十九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题目:
问答题
王某,男,56岁,农民。1999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左眼有虹视、眼胀头痛时常发作已7年,曾经眼科诊断为左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现患者面白肢冷,常感精神倦怠,纳差食少,夜尿频繁,舌淡、苔白,脉细无力。试析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自然物质载体主要指土地和()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对本例患者而言,最佳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
入井人员可以自己决定带不带自救器。
《标准化法》规定,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
女性,40岁,1个月前发现甲状腺上结节,结节无疼痛,测定血清甲状腺素在正常范围内。体检时测得脉搏110次/分,否认有甲状腺亢进症状,血清甲状腺素浓度高于正常水平,在病史和体格检查方面,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最不可能为()。
女性,47岁。消化性溃疡病史2年,近期反复出现腹痛,1天前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大量隔夜宿食。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
工学结合,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把整个学习过程分离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见()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按照()的原则选拔干部。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0%以上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