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传染病防治
题目:
单选
患者,23岁,有国外旅游史,一天前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排大便35次,每次量均较多,先为水样便,再转为洗肉水样大便,呕吐水样物10次,不伴恶心,无发热,无里急后重。体查:声音轻度嘶哑,眼窝明显下陷,皮肤褶皱恢复较慢。根据题意,回答下列3题。次日出现小腿疼痛,查腓肠肌呈强直痉挛状态,可能是伴有:()
A . A.低钾血症
B . 低钠血症
C . 高血钠症
D . 高钾血症
E . 代谢性酸中毒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成文宪法典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在实践中,各国宪法的内容结构大致相同,主要的内容结构有()部分
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共同作用机制是()
无效合同的双方都有过错,对返还财产后的损失赔偿,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所谓相应责任是指()
拉萨()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
高压隔离开关,实质上就是能耐高电压的闸刀开关,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所以只有微弱的灭弧能力。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监督的主要形式是()。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1,血小板(P1T)50×109∕1,总胆红素68μmo1∕1,结合胆红素19μmo1∕1,丙氨酸转氨酶(A1T)65U∕1,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1,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功度(PTA)0.41,血钠127mmo1∕1。对该患者进行治疗哪些措施是不恰当的()。
急性心梗时,下列哪种酶最先恢复正常()
()创立了欧洲货币计算单位。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及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