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第五节幼儿文学
题目:
单选
吕坤的《演小儿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它产生于()。
A . 宋代
B . 元代
C . 明代
D . 清代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强调认知因素在应激感受和应激反应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论是哪一个?()
疲劳断裂和脆性断裂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客户培训实施的方式可以分为()。
年终转入事业结余借方的有()。
女性,17岁。心慌多汗半年。近1个月出现多饮、多尿就诊。体检:明显消瘦,双眼略突出,甲状腺Ⅱ度大,双上极可闻及血管杂音。血Fr333.5pmol/L,FT440pmol/L,TSH0.01mU/L(0.01μU/ml)在起病半年内,在患者血清中检测的多种自身抗体其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当车上有人时,推扶梯车梯的速度为10km/h。
中药药性的基本内容包括()。
上下级排水沟的水位接
采集妇科病史的内容不包括()。
一般资料:女,38岁,小学教师。 求助者主诉:头痛头昏、失眠、心烦意乱十多年。阵发性心悸、气促、惊恐,反复发作一年。 了解求助者的详细情况后,经协商,求助者接受肌电反馈治疗。 第1次治疗:在向求助者介绍肌电反馈仪的性能后,首先将电极安放在她的手臂上。让她用劲和放松,然后看反馈仪上的指针的变化。通过反复训练,她对治疗仪发生了兴趣,激发了她接受反馈训练的动机。然后,心理咨询师将电极安放在求助者额部,此时肌电持续在15微伏左右。心理咨询师告诉她,这个数字意味着她目前处于一个极度紧张焦虑的状态。但通过学习放松,这个数字是可以改变的,当额部肌电降低后她将会感觉到轻松和平静。 第1次治疗结束后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练习放松,仔细体会紧张和放松的区别。 该求助者不太可能是()。 肌电生物反馈仪最常放置的部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