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口腔正畸综合练习
题目:
单选
患者,女性,25岁,诉右上后牙咀嚼时敏感症状。检查见右上六咬合面轻度磨耗,探诊敏感,叩(-),无松动,冷测反应不明显。最有可能的病因是()
A . 遗传性疾病
B . 幼时严重营养障碍
C . 婴儿或母体疾病
D . 幼时长期服用四环素类药物
E . 夜磨牙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1972年5月16日,CME的国际货币市场(IMM)推出了利率期货交易,标志着金融期货这一新的期货类别的产生。()
“犯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天性”与权利。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起()的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要求》规定,全站直流、交流、UPS(逆变)、通信等电源宜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一体化监控,其运行工况和信息数据能通过一体化监控单元展示并通过DL/T860标准数据格式接入自动化系统。
背景材料: 以下是某教师在“苯”(第1课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一次课堂教学:一、课题引入与提出假设教师利用多媒体介绍苯的发现史资料,并给出有关苯的相对分子量为78和碳的百分含量为92.3%。学生计算得出苯的分子式:C6H6。从碳、氢原子比值看,苯是一种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烃。通过前面烯烃、炔烃两类不饱和烃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并相互进行讨论,写出苯的可能的结构简式。在这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让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二、引导设计与实验研究学生由于受到前面所学知识的影响,写出的可能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假如苯分子中含有这样的官能团,那么苯应该具有与乙烯、乙炔相似的化学性质。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苯的结构特征:通过讨论,知道乙烯、乙炔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学生设计出这样一个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各加入1mL苯,振荡。学生分组进行以上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三、启发引导与分析归纳通过实验,学生发现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此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推测的可能结构是错误的,苯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教师讲解:在19世纪苯的结构是个很大的化学之谜,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就是由于揭开了这个谜而名垂青史的。引起学生探究苯分子具有怎样的结构的兴趣。接下来,通过展示苯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或通过多媒体演示,请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归纳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碳碳之间的键是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之间独特的键。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除了苯不能使溴水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试管中的液体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的现象,并相互讨论得出两个结论:苯不溶于水和苯的密度比水小;观察加溴水溶液的试管上层为橙红色,下层接近于无色,得出结论: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能从溴水中萃取溴。四、课堂小结通过计算、讨论与实验,学生自己得出苯的分子结构。 问题: (1)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_________。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②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可以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⑥经实验测得对二溴苯仅有一种结构 (2)你如何理解自主学习? (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下列哪些是颈淋巴管瘤的CT表现()
切换失败(HANdoveRFAiluRe)的其原因就是没有完成上行或下行同步,判断依据就是()口上的()消息,如果在单UE消息跟踪中,发现PhySiCAlChANNelReCoNfiguRAtioN(RNC内切换)消息后有该消息,则说明上行已经同步,否则hANdoveRfAiluRe失败的原因就是下行同步有问题。
患者男,50岁,既往体健,查体时发现肝在右肋下3cm,质硬、压痛、脾可触及、ALT正常、肝穿刺病理有假小叶形成,应诊断为()
炼钢过程的主要反应是()的氧化。
《湖心亭看雪》是明朝张岱的代表作品。
有限公司股东会对于下列哪些事项,必需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