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糖尿病
题目:
单选
男,65岁,高血压史8年,因紧张、劳累,出现头痛、焦虑、恶心欲吐、烦躁不安、心悸、多汗、面色苍白、间或潮红、视力模糊,测血压为260/120mmHg,心率120次/分,两肺底湿啰音入院时首选最适宜的药物是()。
A . A.甘露醇静滴
B . 硝普钠静脉注射
C . 硝苯地平含服
D . 硝酸异山梨酯气雾剂吸入
E . 硝酸甘油含服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为了贯彻赏罚,韩非提出的原则和方法有()
钢轨中的缩孔缺陷是指散布在轨腰部位的不规则的()空洞。
一般来说,研究者认为教养方式中有两个主要维度:接受-拒绝;允许-限制。根据这两个维度构成4种类型()型;溺爱型;专制型;拒绝型。
宫颈糜烂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是指给定瞬间设备的端电压U与设备额定电压UN之差对额定电压UN的百分值。
汽轮机停运后,运行人员必须密切监视汽缸上、下缸温差。()
气举反循环钻进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对本例患者而言,最佳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
具有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外科手术()
厨房、厕浴间防水层经多遍涂刷,单组分聚氨酯涂膜总厚度不应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