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井巷掘进与支护
题目:
未知类型
国内外锚杆支护设计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
A、工程类比法
B、理论计算法
C、相似材料法
D、数值模拟法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一般认为孕妇脂肪提供的热能以占总热能的()较为适宜。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具有抑制红细胞钠泵活性作用的药物是()
原子弹以及核电站的能量来源,又被称为核分裂的原子核变化时()
当进行高度超过()米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
射频识别系统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
肌张力增高是由于()
在32℃环境中施全麻手术,病人的体温变化最可能是下述哪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一份奖给在生理学或医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2015年,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在瑞典发表的《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演讲中讲述了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从1959年到1962年,她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受命领衔开始抗疟中药研究。她“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接受任务后,她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屠呦呦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她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以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现在,屠呦呦仍然坚持项目研究,她希望通过研究,未来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增强。请你就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两点建议。 有人认为,青蒿素的发现是国家组织和团队研究的结果,诺贝尔奖不应该颁发给屠呦呦一个人。假如你不认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理由。
包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