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第七章国家最新颁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分析
题目:
多选
“十一五”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包括()。
A . 沃土工程
B . 植保工程
C . 种养业良种工程
D . 农村公路工程
E . 增加农民收入工程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席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 东海起航线: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就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箕子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把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公元前三世纪,江浙一带的吴地有兄弟二人,东渡黄海至日本,传授蚕织和缝制吴服的技艺。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他们仿制彩色锦、绫、夹缬等,至今仍沿用中国唐代的名称。宋代有很多的中国丝绸被运往日本,元代政府设置市舶司向日本出口丝绸,明代日本从中国输入的生丝、绢、缎、金锦等不计其数。 南海起航线:早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中国海船就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等国,远航到印度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由于中国丝绸对世界各地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各国都派使节到中国通好,进行贸易交换,中国丝绸通过缅甸传到欧洲的大秦(罗马)。唐宋两代,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高弹性有机聚合物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
有关膀胱癌和结石的鉴别,下列错误的是()
在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中形成的与合同有关的文件均构成合同文件组成部分,并根据其()确定优先解释顺序。
我们把具有拍击、叩击动作的手法归类为()类手法。代表手法有()法和()法。
男性,44岁,患肝硬化5年。5天来畏寒发热,体温38C左右,全腹痛,腹部明显膨隆,尿量550ml/日。为进一步治疗,下列何种措施最为重要()
什么是启动流量?启动流量的大小对启动过程有何影响?
在每次换班2小时内,灯房人员必须把没有还灯人员的名单报告矿调度室。
零售药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核发部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