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科
搜索
账户
常见问题
当前学科:煤矿地测防治水考试
题目:
问答题
2006年5月18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56人死亡。该矿13运输巷前方水文条件不清,在掘进期间,出现了滴水和淋水等透水征兆,引起了矿方注意,进行了探放水,遗憾的是5月17日在探水中,钻机出现了故障,5月18日安排修理。但就在透水征兆明显、尚未完成探放水工作的情况下,矿方没有停产,也未撤人,继续违章冒险组织生产,最终导致了这场事故的发生。1、依据《煤矿防治水规程》,确定这起突水事故的等级?2、指出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答案:
<查看本题扣1积分>
查看答案
答案不对?请尝试站内搜索
推荐知识点:
两穴之间距离是3寸的是()
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分光系统及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者是()。
常用的糖类的层析显色剂是邻苯二甲酸和苯胺。( )
单淘汰赛的场次相对少,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安排较多的选手进行比赛。但这种方法有其缺点,具体表现为()。
电机车侧面相撞主要发生在运输线路的()。
以下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最易发生乳腺癌的部位位于乳腺的哪个区域()
一般叉车都采用()转向。
安全门的高度最小不应小于()m,宽度不应小于0.35m。